杨校长首先感谢了南理工对基层中学的尊重和关心,杨校长认为,此次颁发仪式,进一步表达了南理工和生源学校加强合作交流的诚心和诚意,充分体现了南理工对优秀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也进一步表达了南理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使命和教育情怀。他认为,南理工和南菁的合作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有历史,两所学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二是有高度,南理工有着学科优势、师资优势、人才培养优势,而南菁则成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三是有未来,2024年南菁高中成为南理工基础教育联盟学校,为南菁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助力。他希望,两校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良性对接! 刘同学在讲话中提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怀着积极的心态,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中。同时,秉持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应用所学的知识、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020届南菁校友陈志禹,现保研至浙江大学 陈学长认为,学习是无止尽的,任何时刻都能实现弯道超车。南理工十分强调活动、学业、竞赛、科研的结合,在这里不仅需要很强的自制力,还需要广阔的视野和驱动力,需要较早确定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2019届南菁校友陆唯凌,现南理工博士在读 陆学长认为,大学有更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选择,要不断学习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才能充分利用好大学的时间。同样,在大学也要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包容以及合作。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保持突出的学习能力,保持自己身上的书香气。 钱主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她希望,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新南理工人”能时刻铭记母校南菁“忠恕勤俭”的校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南理工这片求知的沃土上不断汲取营养,积极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不断提升报效祖国的才干和能力,心系桑梓,为家乡、为祖国的发展砥砺前行。 付院士传达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新南理工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认真学习南理工文化和精神,“敢闯唯一,永争第一”,为国家和民族奋斗; 二是要利用学校的教育和创新资源,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是传承好南理工文化,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智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 青春因梦想而绚烂, 时代因青年而辉煌。 愿“新南理工人”, 把梦想筑成现实, 努力创造属于你们的崭新时代! 本次参与人员: 南京理工大学: 付梦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 易文斌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胡 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工处副处长 张龙龙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 许佳跃 南京理工大学学工处副处长、学工处驻江阴办主任 李学超 南京理工大学党政办秘书 江阴市教育局: 钱 晴 江阴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 南菁高中: 杨培明 南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刘正旭 南菁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 缪宏敏 江阴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陈文明 南菁高级中学党政办主任 夏梅花 南菁高级中学党政办副主任 王俊峰 南菁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组长 学生和家长、校友代表: 十三名南理工2024级本科新生及家长代表 陈志禹 南菁高中校友、南理工在读学生 陆唯凌 南菁高中校友、南理工在读学生 陈 鑫 两校校友,江阴市公用事业集团董事长 顾 垚 两校校友,江阴壮欣钢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辉 南理工江阴校友会秘书长,江阴市工商联党组成员 文稿:夏梅花 编辑:蔡笑菁 审核:刘正旭、陈文明、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