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卓源 录取北京大学 各位即将步入高三的学弟学妹们,恭喜你们如鲤鱼游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如今已经站在人生的龙门之下。现在我回望自己的高三,它有和所有人一样的艰辛与挣扎,亦有许多我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在我看来,我的高三生活,是一个拒绝被定义的故事。 高三,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大山般繁重的作业,阵雨般频繁的考试。而高三的学生,便是悬梁刺股,心无旁骛地奋力学习,突飞猛进。家长老师的无数敦促劝诫中,你们应该也意识到,高三的生活和高三的你们,在无数人殷切的目光下,被早早地定义了。似乎这一年的时间尚未开始,便注定只关于汗水,拼搏,学习,高考。 然而,我想说,也许,这些定义,会是你高三路上的巨大阻碍。 若谈学习方法,作为一个高三的过来人,其实很清楚,好的成绩的取得并不来自于什么精妙合理的方法,也不存在事半功倍的捷径。看似同样的时间里有些人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事实上,这是因为在同样的时间里,这些人付出了更多和他人一样朴实无华的努力。每一个站在这里的人,他们真正成功的秘诀无非是吃饭来去快一点从而多做一点题目,放弃一些闲聊的时间温习知识,在保证精力的前提下,做比别人更多,更难的题目,去吃比别人更多的苦。这就是高三教会每一个学生的道理。 确实,艰苦努力的奋斗和付出是高三的特色,亦是每个高考生的必经之路,然而苦,绝对不是这一年生活的底色或本质。大家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我不希望你们像我所看见的很多人那样在迷茫和麻木中一昧地耕耘,在外界的敦促下模糊了自己之所想,最后收获什么都感觉索然无味。 我是在数学竞赛刚结束的同时踏入高三的。之前两个学期几乎都花费在竞赛备考上,学习的压力远超身边同学。另一方面,因为在竞赛前一天感染新冠,三十九度的高烧让我在CMO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此时内心充满了遗憾和失落。高三对于我,理应是一道天堑。然而我很庆幸,我叛逆的性格让我坚决地拒绝了那些外在的定义,也就卸去了外界强加于高三学生的压力与焦虑,让我走出了属于我自己的高三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常常因为保证睡眠早上迟到,总是为了调节心情顺从个性而不穿校服甚至妖形怪状,自习课和周练结束前早几分钟偷偷去抢篮球场……这些行为比较出格,也因此使得我从来不是老师口中的好孩子或榜样学生,也不符合所谓优秀学生的定义。而于我,我认为这些都是我释放压力调节状态的方式,只有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人的潜力才能被更大地发掘。我也会在晚自习结束之后留在学校继续学习,也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刷完海量的练习优秀不应该有定义,倘若优秀就被定义为循规蹈矩千人一面,那我不屑为优秀。我拒绝被定义。我奇装异服不是为了被注意,我孤灯黄卷奋笔疾书也不是为了被称赞,这些都是我想做的,而不是我应该或不应该做的。 当然,我能有这样的幸运也离不开身边老师的包容,比如前班主任吴宜军老师从生活到学习全方位的帮助和照料,新班主任秦虞老师对我自己的学习方式的尊重和个性化的指导……我遇到了很多宽容和蔼,很有胸怀和爱心的老师,正是有这些无私奉献的人托举了我狂飙的高三,希望你们也有这样的幸运。 所以,在这里,面对新的高三同学,我祝你们可以过上拒绝被定义的一年。忘掉那些所有的鸡血和标签,在人云亦云的海洋里找到你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会甘之如饴的为之付出,才能收获成功之后的真实甜蜜。高三它再重要目的性再强,也是你人生中的许多年之一,它也要像过去和未来的许多年一样,过得有声色,过得有意义。俞敏洪说过,你的一生不是一场考试能决定的,张雪峰说,希望你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不是查到高考分数的一刻。面对高考,请看清它,正视它,而不要低着头被它奴役,对它畏惧。作为学长,我告诉你们,这一年不可怕,不难熬,它其实可以在有更多意义的同时也有更多快乐,只要你还揣着一颗属于你自己的激越的心,忘掉传说用自己的眼睛亲自去看着路上的一草一木,这一年的路就很美丽,很宽畅。 最后,再次祝愿各位,走过这不被定义的一年,怀揣着满腔斗志和满眶热泪走向高考的考场(这便是我本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愿你们归来时仍是少年而轻舟已过万重山。 班主任秦虞老师: 于卓源同学个性鲜明,特立独行,能让你在人群中迅速注意到他,同时他的单纯率真、热情聪颖又很难让人不喜欢他。他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方式,对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性的分析。他志向远大、目标坚定,始终心怀梦想并一步步为之努力,面对挑战时以沉稳的心态迎难而上并脱颖而出,面对短板时能准确分析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自我。这些特质共同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于卓源,期待他未来远大的发展。 END 文稿:于卓源 秦虞 编辑:夏吉洁 审核:刘正旭 陈文明 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