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叙苏港情,共筑家国梦”——香港中学生访校团到访南菁

    2024年1月25日,香港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的师生团抵达江苏,在江苏开展四天的“同叙苏港情,共筑家国梦”的学习交流活动。1月26日,香港访校团抵达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南菁师生热情迎接了他们。


深入校园,感受南菁文化之美

    在贾晨霄老师的带领下,两校师生一同参观南菁校园、校史馆、沈鹏艺术馆、劳动课程基地等,寻找南菁141年发展的足迹,感受大美南菁的校园文化。


image003.jpg

WE LOVE

NANJING

image001.jpg
image005.jpg


体验课程,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两天访校期间,香港的师生们分别体验了剪纸、扎染、茶艺等传统文化课程,从好奇、尝试到乐在其中。香港的薛老师说:“我们没有这样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很感兴趣,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image015.jpg
image019.jpg
image018.jpg

课程体验

    同学们一起制作南菁文创产品,印着“南菁”特色LOGO的水杯,让人爱不释手。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游访江阴,发现本土文化之美

    1月26日,访校团游览了鹅鼻嘴公园,近观江尾海头自然景观,参观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倾听江阴与长江的故事;1月27日,访校团参观海澜美术馆和马文化博物馆,从长江万里图到丝绸之路图,不仅带给同学们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更有对伟大祖国地大物博、辉煌历史的自豪和骄傲。

image025.jpg
image027.jpg

    南菁的学生给香港访校团的师生准备了江阴特产,有刀鱼馄饨、小笼包、芥菜拖炉饼、马蹄酥、草鞋饼,小小的心意确是满满的爱意。

image029.png


校园里、在大巴车上、在公园里……

两地的同学们一路欢声笑语。

同样的血脉,

同样的青春年少,

让同学们很快

天南地北地畅谈在一起。

同学们互赠礼物,

留下联络方式,

友谊在互动中日益深厚。

香港的同学听说

南菁校园樱花很美,

非常向往,

南菁学生发出邀请:

待到樱花烂漫时,

我们在菁园等你们!


学生感悟

    “南方之学,得其菁华。”是南菁的魂魄。我们打破距离,求知的灵魂在南菁相遇。作为高一新生,带领客人走进校园,我回忆起了第一次踏进校门的那种期待和欣喜。这次作为主人,同客人们一起踏进,又多了一份自信与责任。放慢平时学习路上匆匆的脚步,和朋友们一起漫步在校园里,时而驻足观赏,时而介绍我与南菁的一点一滴,在带他们了解我们南菁高中的校园文化的同时,我也对母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忠、恕、勤、俭”,是我们拥有的品质;“今天我以南菁为荣,明天南菁以我为傲”是我们树立的目标。南菁校园文化无处不透露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蕴含着中国红星闪闪的底色。

——国际部高一19班 祁可文


    在两天的交流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他们的个人素养让我刮目相看,他们对学习的热爱让我自愧不如。在交流中得知,香港的教育制度和内地有所不同。他们小升初就会进行分层(类似于大陆的中考),中学分为band1,band2,band3都是6年连上。初中他们要读中英数 通识(科普类型的学科 类似政治 也要背很多东西)综合科学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地理 体育 美术 电脑 音乐。到了高中 就是core:中英数 cs(类似通识)和elective:自己选科目读 通常选三科。中三他们会将大部份选修科都写了 比如phy chem econ bafs之类的。然后根据三年级的年总成绩,优先选择自己想读的科目。选修科有很多 比如理科:phy chem bio,商科:econ bafs,文科:中国历史 hist ,地理 中国文学,其他科目:ict(电脑) 音乐 体育 美术 etc。 他们对于南菁高中开展的活动很感兴趣,也非常认真的听讲。对于江阴的美景,文化都很热爱。唯一留有遗憾的就是没能去看飞马水城的喷泉。不过,留有遗憾才是最好的回忆。相信他们对于这次江阴的交流活动会很印象深刻,同时我们也期盼着下次再见。

——国际部高一19班 周铂轩

    观赏风景的同时我们也渐渐与香港同学熟识,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比起我们更添了几分活泼热情,与老师的互动更显灵活,我们谈论两地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谈教育体系,谈学校生活,谈选科分班,也谈地方美食,人文特色,我们也了解到,团队内的大多数学生普通话流利,并经过考核筛选才能到我们这里,也有部分同学并非出生于香港而是祖籍在大陆,不觉中又添了亲密之意,我们的感情也在一张张合照中增厚。短短的两天,让远在千里的“香港”二字不再冷冰遥远,我们不再用新奇的眼光打量彼此,我们共用同一种语言,共用同一种文字,不存在代沟,无需破解便已消融,寥寥数语记不下这次难忘的“旅行”,再绚丽的风景,再明媚的阳光,都是因为我们的相遇才有意义。

——高一2班 吴思瑗


    香港的同胞们来到大陆,让我内心中模糊的港人形象变得具象。本次活动,我不仅是志愿者,也成为了参与者,与来自香港的同学们一起制作文创产品,学习扎染文化,参观飞马水城,重温南菁141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从香港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之间既有小异,又有大同。由于两地使用的教材并不相同,我们学习的知识有略微的差异,生活习惯也略微不同,我学到了不少生活中应有的礼仪。但是相同的是我们始终都心怀着一颗求知的内心,对未知总是充满了好奇,充分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这次活动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作为主人如何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毫不保留的向香港同学宣传江阴的特产与特色,敞开怀抱欢迎每一位香港同学,我们于其中也提升了自己对家乡的认同感。坚持“一国两制”,我相信我们能变得更好,我们都是一家人!

——高一1班 史希龄


    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加深香港中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另一方面,增进两地中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情感融合。



END


文稿:国际部

编辑:夏吉洁

审核:刘正旭  陈文明  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