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阅读的春天

自是春城无处不飞花,我非武陵人,也看落英缤纷。虽犹春寒料峭,但枝上新发,荫下鸟啼无不昭示着一个菁园的春天即将来临,不知台下各位可曾为物候一新而惊叹,为春秋代序而感慨?然则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复晨,在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你又是否迫切地感受到了一个阅读的春天也正悄然而至?

既然有阅读的春天,可见阅读是一件一年四季的事,是一件慢慢来的事。那又何谓春天?春天只是一个媒介,那些清人诗思的飞花,引人暇想的风月诚然能让人感到:啊,我被强化了,快去读书。但也如著名数学家、教育家陈培东先生的夫人曾说: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催化剂不影响反应平衡的移动,真正能推动我们去阅读生活,去博观厚积的,还是我们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东坡此问正是劝勉我们成为阅读春天中的有心人。当身边的同学还在春花秋月中谈笑过残年,你已开始把闲暇的时光挥霍在诗词经史上,那么你就成了菁园独领风骚的一枝。

俗语说:三日不读书,笨得像头猪。此语虽粗,可以谕大也。我想我们之中定不乏饕餮,学弟学妹们的食量我们也是有目共睹,但作为精神食粮的书本,我们一天又能食多少?在此仍援引苏子瞻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贤人对于精神的追求远胜于物质,这也是为何圣亦圣,愚亦愚。辛弃疾《丑奴儿》中写道“少年不识秋滋味”,为何?因为他年少时都在博览经史,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而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弱冠之年却往往是愁思迢迢不断如春水,确实世易时移,学业和人际上的繁琐与压力使我们更多地需要思虑与烦忧,但要知道,你以为烦恼之事也早有前人经历过,他们往往有比你的更为高妙的方法来解决,而这一切都能在阅读书籍之中找寻到,你总不会是第一个自诩为太阳的人,也不必成为下一个疯子。阅读让我们得以与同病相怜者促膝,与妙手回春者恰谈,免除了许多可笑而无用的胡思。思而不学则殆。借用如今在北大哲学系的上届学长曾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年轻人,书读得少,就别想太多。”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也同时如我前面所提,是一件慢慢来的事。不必为了作文纸上那两个分数而只身投入于《作文素材》的怀抱,难道生活与阅读中还差那几个素材吗?高大上如《论语》、《孟子》,通俗如《牛奶可乐经济学》,都可以是《×年高考×年模拟》海洋中的一股清流。乃至中午看《看天下》,赏赏文摘,也无不为你积一丝底蕴,长一点文采,最坏最坏,也全然可在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聊以为谈资。“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如今社会早已要求我们凡事有所涉猎,我佩服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尽管他们“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有意栽的花在春日一过便谢了,只有无心插的柳才能在盛夏之时犹荫荫如盖。

于有话处短,是个性,也是创新。如今我已在阅读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喋喋多时,是该适可而止了。兴许有人问:这就是你发言这么短的理由?我只能说:对呀。难道世间还有比享受春日阅读更为美好而珍贵的事吗?既然浪费他人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我还是谨将这三寸春光盈手赠予各位,早点回教室,去享受这个阅读的春天吧。

(韩烨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