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南菁高中135年校庆校友返校周的第6天,上海校友会110多位校友集体返校,向母校135周年献礼。
一、
2017年1月14日上海南菁校友会换届大会选举了第五届理事及工作班子成员,90届校友、上海名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伟当选为新一届会长。2月8日上海南菁校友会向全体校友发出《母校南菁中学135周年校庆捐赠倡议书》,确定捐建“沪澄亭”。9月24日理事会布置母校校庆返校活动。9月29日,上海校友会顾问黄国新、常务副会长彭凌燕、副会长高镇源、常务副秘书长吴秀兰等赴母校商定上海校友会校庆期间集体返校具体事谊。吴秀兰老师自己腿上有伤,却坚决把拐杖让给母校一位运动中受伤的同学。学长的爱心温暖了后学的心房,感动了菁园。
10月13日,上海校友会会长姚伟校友再次派助理来江阴详细安排校友集体返校事项。
二、
10月27日,南菁校庆正日。作为校庆活动之一的第三届全国高中“审美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巨大成功,审美课堂成就个体生命的完整。
10月28日,上海校友会110多位校友在会长姚伟、副会长彭凌燕高镇源的带领下集体返校。这里面有37届校友、著名科技翻译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唐调传人陈以鸿,上海校友会老会长华耀良、黄国新,也有2017届最年轻校友、上海交通大学新生杨家骝,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前来迎接上海校友的除了杨培明校长、周源书记及其他校长外,还有南菁高中校友会名誉会长老校长虞德范、校友会会长夏锡良老校长及其他老师。
三、
10月28日下午13:30,举行由南菁高中校友会上海分会捐建的“沪澄亭”落成剪彩仪式。主持人周源书记。先由上海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彭凌燕先生介绍沪澄亭捐建情况。沪澄亭,由南菁高中校友会上海分会于2017年10月母校135周年校庆时捐建。沪是上海,澄是江阴,沪澄亭作为链接上海和江阴的纽带,是上海南菁校友在母校的又一存在标志。“沪澄”谐音“护城”,南菁这一学术之城,思想之城正需要无数校友的呵护和支持。沪澄亭位于学校中心湖畔,利用原先景墙,以一个大屋盖的形式覆盖其上而成.屋顶形式和做法均与学校主体建筑做法相同,寓意校友永远都在学校的庇护之下。亭向湖面开放,在湖一侧故意将檐口压低,以获得更好的空间感,同时也使坐在亭中的人尺度感觉更加宜人。亭内有石凳一组,可听风观雨.在竹子掩映的墙上挂有木匾一块,上书“沪澄亭”。沪澄亭设计者也是南菁新校区总设计师、南菁90届校友荣朝晖。江阴市教育局过建春书记、南菁高中虞德范老校长和南菁校友会姚伟会长共同为沪澄亭落成剪彩,杨培明校长和姚伟会长为沪澄亭揭牌。南菁高中校友会会长夏锡良老校长致辞说:沪澄就是上海和江阴,两个地方有一点距离,但是上海的校友和江阴的母校却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是零距离对接。有人说,没有南菁就没有现代的江阴,我们也可以说,没有校友也没有今天的南菁。南菁的发展变化很大,这些发展变化和上海校友会的校友,和每一个南菁人息息相关。以前我们以母校为荣,今天你们是南菁的光荣。今天的你们在上海,在世界各地,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展示着南菁学子的风采。高度赞扬上海校友会情系母校、关心教育的义举。
四、
28日下午14:00,在30个显现着南菁气质的学生志愿者的陪同下,上海校友会的校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新景与历史轴线,参观了校史观和沈鹏艺术馆,参观了国际部。
15:00,南菁高中校友会上海分会校庆135周年母校联谊会在国际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马维林校长主持。37届老校友陈以鸿学长向母校捐赠自己撰写的对联“育天下英才奚止江南豪杰士,为人民服务长铭母校熔铸功”,表达了南菁学子对母校的拳拳之情。杨培明校长向姚伟会长颁发南菁校友会上海分会 “南菁窗口 校友之家”锦旗。在南菁高中校友会里,上海分会建立以来,凝聚校友力量,宣传奉献精神,寄托母校情怀,真正成为南菁窗口,校友之家。老会长华耀良、黄国新在上海校友会的工作中,联络母校,服务校友,甘于奉献,成绩突出,获得所有校友的赞扬,授予校友会工作杰出贡献奖。杨培明校长、姚伟会长向他们颁发了奖状。姚伟会长也在会长介绍了上海校友会最近的工作情况,表达了全体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最后杨培明校长致辞,回顾南菁新校建校过程及发展情况和近年取得的辉煌,代表学校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母校发展大力、无私的帮助,杨校长表示将进一步通过校友事迹学习观摩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学习形式,将校友精神在南菁师生中推广,让南菁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