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风送爽、金秋渐近的如歌九月,我们满怀喜悦的迎来了新的学年,美丽的菁园又迎来了一批新老师、新同学。在开学典礼这样一个庄严的时刻,我谨代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向各位菁园的新主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全校师生和家长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开学典礼,就是开学第一课。第一课是定基调的课。今年开学典礼的主题是“忠恕勤俭,修文明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什么要以此作为主题呢?在我看来,高中时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中生活的质量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质量。如何让自己的高中生活过得不后悔、有意义、高质量,让自己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每位菁园学子应该思考的人生问题。
同学们,历史正借你们的手掀开南菁历史上非常厚重的一页——今年的10月27号,是南菁135岁的生日!作为南菁建校135周年的在校学生,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前人书写了南菁过去的辉煌,今天,我们南菁人又该如何无愧前人,不负后人,书写南菁未来的辉煌篇章呢?
在对南菁135年历史的理性回顾中,校训“忠恕勤俭”和校歌中的“修文明德”让人回味不已,感慨万分;在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清醒认识中,“忠恕勤俭”和“修文明德”依旧让人警醒不已,发人深思。
“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被称为“八德”,“忠”列“八德”之首。“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在孔子的《雍也》篇里是这样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要发展,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发展。而在今天看来,“忠”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忠诚于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乃至于个人的事业。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生命的价值,是整个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恕”在孔子的《卫灵公》篇里是这样解读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而在当下看来,“恕”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学会宽恕,会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温暖和美好,学会宽恕,会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勤”指的是做事努力辛勤,尽力尽责,勤奋不怠。古语说“一勤天下无难事”“治生之道,莫尚乎勤…一生之计在于勤”“德为先,勤为本”“天道酬勤”“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勤以修行”。对于学生而言,“勤”就是具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卓越;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肯学肯钻。从某种意义上说,勤是人生态度的基本体现,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俭”者,可以这样来理解:节省,不浪费;朴素,不奢靡;约束,不放纵。古人云“俭,约也”(俭,约束)“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天下美德中的大德;奢侈,天下邪恶中的大恶)“恭俭下人”(恭敬谦让,不放肆,甘居人后)“君子以俭德避难”“以俭为美”“俭可养廉”“俭以养德”。从这个意义上说,“俭”更多强调的是充分地自律,这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我们应该通过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忠恕勤俭”的校训是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时任南菁校董会首任主席的张謇先生提出的,在他看来,“忠恕为处人应事之方,勤俭为立名成业之本”。今天,“忠恕勤俭”的校训依然意义深长,它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个人发展,彰显人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正是在“忠恕勤俭”的古老校训的熏陶下,百年菁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校友,比如著名教育家48届校友顾明远先生,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著名经济学家68届校友金立群先生,著名企业家82届陈宗年校友,还有今天获得校长特别奖的菁星天文社、义教志愿者等南菁新一代优秀学生代表,等等。
同学们,我真诚地希望,“忠恕勤俭”这四个字不仅伴随你们高中三年,而且能伴随你们一生,能够融入你们的血液,成为你们终身的文化基因和永远的精神特质!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语重心长、富含哲理,深刻指明了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南菁,修文明德的教育追求和生动实践就是帮助大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价值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却随时随地在影响我们的行为。特别是当你要做出重要抉择的时候,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就会被唤起。价值观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对个人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向,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无法获得自信的人生;对国家来讲,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其前途和命运,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就不能凝心聚力、团结向前。同学们是国家的未来,你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你们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力量。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选择。青年时代,选择梦想也就选择了追求,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菁园的学子,我们理应肩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成为“有思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的未来强者,懂得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他人的幸福负责、为国家的发展负责、为人类的和谐负责!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回望南菁135周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南菁教育实践中获得启示: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所学校,精神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公民的价值观是最宝贵的财富。精神的信仰是个人成就事业和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展望南菁的美好未来,让忠恕勤俭的南菁校训和修文明德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每一个南菁人的文化自觉,我们要只争朝夕,主动发展,深度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高品质高中,努力成就更加辉煌灿烂之南菁,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担当。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践行办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这一教育哲学,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成就师生的生命幸福和人生美好,不断开创百年书院、大美南菁的新局面。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南菁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的前沿,是江苏的南菁,是江阴的南菁,更是我们南菁人自己的南菁。新学年,让我们每一个南菁人奔跑起来,去创造南菁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