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学语文论坛暨依标教学名师课堂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新课程实施水平,推动“依标教学”在一线的深度实践,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七彩语文》杂志社、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共同承办的2024年“七彩语文杯”江苏省中学语文论坛暨依标教学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于2024年3月28—29日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隆重举行。

IMG_7831.JPG
IMG_7645.JPG
IMG_7533.JPG


KAIMUSHI

开幕式

IMG_4544.JPG
IMG_7728.JPG
IMG_7850.JPG


    会议伊始,活动的主持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张克中老师激情致辞,表达对与会教师的热烈欢迎和美好祝愿。


    接着,江阴市教育局副局长邹凤翔女士代表江阴市教育局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她介绍了江阴的历史文化与崇文重教之风,并对“依标教学”的理念进行了阐释和思考,她热切希望老师们能将新课标扎实地落实到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七彩语文》杂志社总编辑、文学博士朱念女士代表杂志社致辞。她表示,中语论坛越来越为广大教师关注,为课堂改革、教师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也成为展示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最后,由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逸君先生致辞,他希望通过本次依标教学活动,展示目前无锡名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研究及落实现状,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新课标在新课程、新教材中的“落地”问题,并探讨语文的育人价值。


MINGSHIKETANG

名师课堂


《语境下的词语运用与表达》

江苏省宜兴中学  邵然

image005.jpg

    来自宜兴中学的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邵然老师带来的一堂题为《语境下的词语运用与表达》的展示课。邵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质疑激趣,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们从当下最新的高考试题中寻找到做题的路径并构建思维模型,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交流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语言的品味运用和表达能力。


《玩偶之家》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范丙军

image006.jpg

    如果说邵然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细腻生动的、带有思维品质提升的语文课,那么我校的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范丙军老师展示的两节《玩偶之家》,则更突出了具有南菁特质的课堂审美性。范老师抓住课标要求,结合戏剧特点,“点—线—面”层递式地设计了学生活动。课堂既有全面的概括认知,又有细节的深度解析,他用温和而又富有语文味的课堂语言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不断质疑辨疑,对戏剧台词中一句“我呢”的阐释,引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踊跃发言,妙语连珠,课堂气氛活跃无比,学生的成长也在悄然发生。


《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周健

image010.jpg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人文课程基地主任周健老师巧设情境任务,以“‘劝谏的力量’栏目”选文征询会为形式,联读《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两篇文章,欲从中选择一篇为栏目例选文本,并且征询作为读者的学生的建议。周健老师化身主持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成效力”“难度系数”“技巧力”“言语表达的人气力”维度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最后师生达成一致,指出“力量”来源于文章作者自身的人格力量,最终落脚点在于读者、时代。


《阐述自己的观点》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刘生权

image011.jpg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研训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研究基地主持人刘生权老师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题,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写作任务为导向,以西班牙漫画作者雷内•梅里诺的作品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到画面中展开联想并进行思考,得出启示、感悟。进而,以“准确、清晰、新颖和独到”为标准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观点,并为其提供“占高位”“叩时代”“批判性”“小切口”四个角度和支架加以修改。最后,刘老师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构建“我的‘话术’”和“防御‘杠精’”两组进行交流和对标评点。


《鲁迅作品研习》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陆春建

image012.jpg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陆春建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鲁迅作品研习”。陆老师匠心独运,大开大阖又细细铺垫,通过《藤野先生》《论睁了眼看》《二心集》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联想旧知,并鼓励学生“认真看,努力想,大声说”。陆老师将统编教材中的《拿来主义》《祝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阿Q正传(节选)》勾连,尝试将其编成一个单元,并且推测本单元的组合逻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一张图说明自己的理解,并标出体现自洽的内在联系的关键词,如“看与被看”“立人”“瞒与骗”,进而归结到“国民性”。最后,师生思维碰撞,提出单元主题下最想解决的问题,并编写一则单元研习任务。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JINGCAIDIANPING

精彩点评

image007.jpg

    正高级教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欣荣老师对本次活动的5节展示课做点评。
    李老师表示,本次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研讨课,而不是展示课。此次执教的5位教师均为近年来新评的正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应该成为课改的先锋,活跃在课堂教学上。这5节课类型丰富,有高三的复习课、必修阶段的连读课、选必阶段的文本研读课、选修阶段的重要作家作品研讨课和习作课,希望能从不同角度启发课堂教学。
    邵然老师执教的是高三词语复习课,非常具有挑战性,课上呈现的7道语言文字运用高考题重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建模。邵老师直接公布题目答案,让学生通过答案逆推出题、解题的思维,是非常具有勇气的实践。这节课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一个样板,让教师去探究词语复习课应该怎么上,还可以有怎样的教学路径。
    范丙军老师对文本的内容把握非常深刻,他基于课程标准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三大任务群所包含的要求,充分体现在课堂与教学设计中。范老师围绕学生的活动设计教学支架,让学生感受、经历文学欣赏的过程,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理解文本的过程,这也是这两节课最出彩的地方。
    周建老师选择的两篇课文同时指向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和思辨型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他把两个属于不同学习任务群文章合并联读,能够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调整上课的流程与方向。这节课给所有教师两点启发:一是如何把原有的设计融进学生的表现当中,二是当学生实在无法抓住教师的设计意图时,教师也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思路和引导。
    刘生权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精彩的写作课。高一的写作课对于授课老师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刘老师契合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列出两个层次的写作标准,对应了课程标准写作水平中第二级、第三级的程度。刘老师针对教材写作要求设计课堂环节,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要点,启发我们要将写作教学结构化。
    陆春建老师的课指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呈现了任务群教学的全过程,也为选修阶段的课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示范。这是一节完全生成的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棒,对教师的考验也很大,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回答,抓住有效信息、快速梳理学生思路、提炼学生观点,并且把学生设计的问题提高到符合教材编写要求的高度。


JZHUANJIAJIANGZUO

专家讲座


《古典诗歌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  高峰

1.jpg

    28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高峰教授针对教师们讲授古诗词的“痛点”,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主题为《古典诗歌阅读》的专题讲座。高院长认为古典诗词是艺术形式与表情达意相结合的“有意味的形式”,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兼顾两者。其次,高院长从文化视野、知人论世、纵横观之、细读文本四个角度给出了解读古典诗词的具体路径。最后,高院长还提醒大家要特别关注情与景的关系、意象组接、词性搭配、数字词汇、叠词的使用以及所押韵脚的选择等问题。整场讲座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讲至动情处,高院长即兴吟唱了晏几道、苏轼的诗词,引得会场内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们享受了一场别致的文化盛宴。

《小说阅读与鉴赏》

南京师范大学  何平

image009.jpg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平教授就“小说阅读与鉴赏”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何教授坦言当前的网络环境对于语文教学并不友好,因此老师更要做好一个“引路人”和“孤勇者”。接着,何教授从艺术直觉和知识增量两个角度出发,为与会老师提供现代小说阅读与鉴赏的可行方法。他指出教师要自觉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增强自己的艺术直觉。同时,他列出了五种必读书目和六种拓展阅读的书单,建议教师广泛阅读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最后,何教授再次强调在阅读小说时应避免技术优先,而是要回归人的情感,回归生活,更好地去细读和理解文本。文学的意义正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而我们也要像留意生活的细节那样品味小说。


    这次展示活动上课的老师们着眼点高,他们选择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语文玩转起来;他们选篇有整体的意识,用任务把文本支棱起来,把教材篇目放在学习任务群里的合适位置;他们让学生在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世界里,找寻语文能力的提升点,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审美的愉悦。

   高处着眼,更要在低处着手。上课老师们让学生步履不停,学生的获得来自学习过程中的探讨、研究、对辩、修补,而不是来自于老师的讲授;学生的成长来自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语言运用的自省和改进,对文化的追溯和反思,而不迷信已有的结论;学生的快乐来自思维的多次尝试,多次迷路,多次挣扎,多次克服,而不来自轻易的索取与灌输。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了此次活动,既充分彰显了老师们研究新课标的理论自信和课堂教学的能力自信,也表现出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路上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决心,更体现出了他们守正创新、不惧非难、兼收并蓄的高远眼光与博大胸怀。

    仰高笃行,逐新致远。

春风有信,催放一树繁花。

我们为语文依标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

相信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

我们将收获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



END


文稿:语文组

编辑:夏吉洁

审核:刘正旭  陈文明  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