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 18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界限, 18岁,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 18岁,正青春。 18岁,在启航。 18岁,向未来! 2023年3月31日,江苏省南菁高中举行了“以青春孕育理想 用责任成就未来”的2023届高三年级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在最美的春天,在最好的年纪,感受青春,品读成长,感恩遇见,憧憬未来。本次成人仪式的活动主题是:青春 责任 感恩 奉献 尊严。 . 3 2 0 2 成人门 过过过 . 3 2 0 2 典礼 现场 成人宣誓仪式(领誓:南菁23届学生会主席 李滟凌) 家长代表发言(高三1 赵柠晗同学父亲) 马维林副校长 表彰一模考试优胜奖 南菁03届校友 奚啸翔,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2023届高三成人仪式上的讲话 南菁03届校友 奚啸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受邀回到母校,见证如此意义非凡的仪式。我2003年毕业,时隔20年再回母校,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学弟学妹们,如同与18岁的自己展开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你们年少峥嵘,思维活跃。成年,意味着即将踏入人生的新阶段,独立自主,天高海阔。关于这段即将开启的新征程,我不会尝试给你们提建议。来自陌生人的建议,往往是正确但又空洞的。世界万象,丰富宽广。我相信,最好的方式,是饱含热情地去经历、去体验,去追寻我们心中的理想。 因此,我作为一位以南菁高中为荣的学长,今天想做的,是与大家分享我自南菁开始的几段求学经历。 高中时,我和大家一样,学习、复习、备考,生活单调而紧张,目标是为了考取理想中的大学。比较幸运的是,我有喜欢的学科——数学。数学在抽象的背后蕴藏着简洁而深刻的规律,所谓大道至简,我对这种特殊的美感非常着迷。而我的数学老师夏老师,对数学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在他的指导下,数学成了我最为拿手的科目。但在高考的时候,我的数学考试惨遭失败。大家对于03年的高考数学卷也许有所耳闻,我当年仅是勉强及格,以致于此后数年,我听到高考的入场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都不免惆怅,深感愧对夏老师的谆谆教诲。一方面是兴趣所在,一方面是征战失利,理想和现实的参差,当时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冲击。 高考的挫折并没有冲淡我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怀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我踏入了大学的校门。虽没有能选择理想中的数学专业,但还是能在大学课程中,广泛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数学,实属幸运。然而,一年多下来,我发现自己与数学似乎渐行渐远,越发难以理解高等数学的奥妙。另外,大学高手如云,也促使我反思对自己的认识。高中时,我曾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与领悟力颇有自信。但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我发现自己其实资质平平。因此,我一度陷入迷茫。我是否应该坚持曾经热爱的数学?我是否有能力坚持?我无法给出答案。那段时期,应该是我大学生涯的至暗时期。我经常会在晚自习结束之后,在宿舍阳台望着窗外的黑夜发呆。 但我没有选择消沉,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学好每一门课程,并逐渐对物理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最大的转机始于大三时。当时南大有一项赴香港交流的项目,由对方学校出资资助,吸引了我的注意。对方学校全英文教学。我因为平时在英语方面的积累,幸运地通过了选拔。那次交换生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最近十数年间,我们大陆高校的发展十分迅猛。但当时香港的顶尖高校还是保持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高等教育模式更与国际接轨。那段经历,使我有机会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学习,从而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我重拾了自信,并通过课程学习与前沿讲座,初步领略到物理的奇妙。结束了短暂的交换项目,日子变得忙碌起来。我决定在本科毕业之后申请国外学校的奖学金,攻读物理方面的研究生,为此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当目标清晰之后,努力也就有了动力。大学剩下的时光,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了。 带着对学业精进的渴望,我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一段新的求学经历。导师是一位资深的教授,著作等身。我设想着,导师会带领我研究物理学的前沿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会得到锻炼和成长。现实与我的预想相去甚远。与导师见面后,他给了我一些实验样品,简短地说道:欢迎你的加入,可以开始了。如何开始,我需要做什么?导师并没有告诉我,我也没有当场追问。我想,来日方长,导师会慢慢教我吧。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没有动静。一个月过去了,导师也没有再给我安排工作。我有些苦恼和迷茫,但我知道,导师如果要找我,必然不用等这么久。导师的日程很满,经常在出差,研究生只有在每周一次的组会上与他见面,讨论研究进展。好在学长们汇报研究进展就能耗去有限的组会时间,没有进展的我也并没有被点名。我先花一学期,学习了一些必备的实验技能。但关于研究课题如何确定方向,我仍是一筹莫展。关于导师给我的实验样品,经过仔细调研,我发现有人研究过,但他们并没有指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实在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于是先利用学会的技术,重复了别人的实验。在那基础上,我引入新的实验条件,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我在组会上向导师汇报了结果,他说:很有意思,我们应该试着理解这背后的物理规律。事实上,后来我们发现关于此问题存在一个重要理论,而我们则从实验上对它作出了一项很好的检验。当我在组会上向导师汇报分析完毕的结果之后,他眼前一亮,但仍保持一贯的惜字如金,只说了一个词:“漂亮!”多年之后,回忆起那段经历,我越发领会到导师这种学生培养模式的价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并确立有意义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它。 现在,在我工作的办公楼,每次踏入电梯,会在醒目的位置看到一幅海报。海报上半部分是华裔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前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博士的照片,下半部分是他的名言:“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我想借用他的这句话来结束今天的交流报告,与各位同学共勉。愿你们带着青春的无所畏惧和成年者的责任担当,去探索、去开拓,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谢谢大家!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杨培明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用“成人”的眼光看“成人” ——在2023届十八岁成人仪式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3届十八岁成人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南菁,向跨入成人行列的全体高三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了大量汗水与心血的父母和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为成人礼而精心准备和辛苦付出的年级部、德育处、总务处等相关部门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对于“成人”,或许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甚至也不排除会有人这样认为:成人只不过就是时间上的自然延续,无需赋予额外的意义。在我看来,“成人”这个词,是神圣的,也是厚重的。既是名词,更是动词,它蕴含着不断地雕琢自我、丰盈自我、拷问自我和成就自我的生命历程。 “十”“八”二字合起来是一个“木”字,木可参天,能挡风雨,可做栋梁。十八岁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作为你们的校长,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成人”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有了观照人生的另一种眼光,可以让我们用“成人”的眼光看“成人”。 一、用“成人”的眼光看“成人”,不可缺少的是求知。 在先贤孔子看来,“成人”首先是“有知识的人”,即对社会有基本认知。一个人有了知识,才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对知识缺少起码的敬畏和热情是可悲的。《论语》中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求知就如同追赶什么,生怕自己追不上,追上了又生怕失去它。对在座各位同学来说,求知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在讲求生命品质的人看来,对知识的追求并非负担,而是生存的常态。正是在不断地求索、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中,人才得以超越一个个旧我;而在求知过程中所培养起的对目标的坚持、对诱惑的抵制、对怠惰的疏远,最终让我们有机会与心中的梦想相逢。 同学们,再过68天,你们就将迎来高考的洗礼,现在考验的是你的信心、专心、静心、恒心。高考复习备考本来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就是能力,解决问题就是成绩。问题发现得越早,解决问题就越及时;发现问题越充分,解决问题可能性越大;发现问题越透彻,解决问题就越彻底。所以,同学们,我们不要害怕暴露问题,不要为一模成绩的起伏垂头丧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自信,坚信我正在爬坡登顶的路上;坚定的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在高考之前吃的苦头越多,能力提升越快,高考就会越顺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问题分析透,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对问题和短板坚决进行攻坚突破。坚决扫除浮躁风气。每逢大事有静气,谁浮躁最后谁摔得最严重。越到高考备考的决战期,越要心静如水。你越简单纯粹,越全力以赴,复习备考效率就越高。解决浮躁,更需要真正静下心来,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更需要制定精细化的计划并坚决执行。 直面高考,留给你们改变的时间看似很短,但是,只要事情做对,能做的还有很多。我坚信,只要你们周密安排,持续奔跑,成功就在前方。 二、用‘成人’的眼光看“成人”,不可缺少的是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人的责任与担当。梁启超先生曾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是在告诫我们,长大成人不仅仅意味着长大,更意味着伴随一生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的殷切希望,青年一代不但要担当对自己的责任,更要自觉肩负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民族的责任。 同学们,成长首先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成熟首先是心智模式的成熟。长大成人,千万不要再把玩世不恭当深沉;把叛逆当勇敢;把冷漠当作“耍酷”;把自私当精明;把心理缺陷当成个性;把拖拉当沉着;把偏执当主见;把嫌苦怕累当淡定从容。一个人的成长有三个标志,一是学会换位思考,用心去感受他人的感受。一个不成熟的人永远只顾自己的感受,很少用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所以,用心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就是成长的标志。二是头脑清醒理性有定力。一个不成熟的人,经常受环境与他人的影响。取得一点成绩时,自我满足、心生浮躁;遇到挫折失败时,就垂头丧气、退缩逃避。所以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成长的标志。三是正确归因,坚持扛起自己的责任。一个不成熟的人经常不自觉地推卸自己的责任,实际上你再坚持一下,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不推诿、不推卸,坚持扛起责任就是成长的标志。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无论什么时候,想起今天的成人仪式,你们就会涌起崇高的责任感。不管你们未来有多远大的目标、追求什么样的梦想,都不要忘了自己当时为什么出发,更不要放弃对责任、良知和道德的坚守。 三、用“成人”的眼光看“成人”,不可缺少的是美德。在古代,成人礼有“弃尔幼志,顺尔成德”的祝词,意思是“丢掉你的童稚之心,涵养成人之德;也有“敬尔威仪,淑慎尔德”之语,说的是“要端正你的行为,也要修炼内在的品德”。修身养德,陶冶情操,道德和人格才会得以确立。一个人如果缺少基本道德中所必须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那么在“成人”这个问题上就大大打了折扣。“从善如登”,善德善行,必辅以节制、坚持;“从恶如崩”,恶德恶行,常伴以享乐、放纵。而美德的成就离不开深刻地自省。没有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道德底线也难以坚守。自重、自警、自励,慎微、慎初、慎终,这些需要每个人终身践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也就是自我道德完善和自我道德践行的过程,美德既需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深处的道德法则”。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关爱他人、心念苍生的情怀是人类形成社会、发展文明的基石。那些孤寂时的问候、苦难中的援手、寒夜里的灯火,让生命得到慰藉,使人间充满真情。只有当人性有了温度,它才显得可爱。十八岁的你们,要铭记美德乃立身之本,要不断加固自己的精神堤坝——时时不忘人格的自我完善,永葆心念苍生的情怀,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 同学们,短短的几年间,你们无不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反复无常、居家学习的精神磨练、世界局势的变幻莫测,每个人都深知个人与民族休戚与共的道理。希望你们从“立大志、明大德”做起,以青春的能量点亮青春的梦想,以青春的姿态涵养坚毅的品格,“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学们,跨过成人这道门只需一瞬间,但要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却需要用你的一生去完成“成人”的修行!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认知天地、观照众生、成就自己的过程。真心希望你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每一份美好、每一回感动,每一段成长,充实自己的思想,高贵自己的精神,富足自己的灵魂,健康平安、从容优雅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南菁的全体老师,祝福你们:成人快乐,青春万岁,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开心打卡合影 青春是一种信仰, 责任是一种使命。 感恩是一种态度, 奉献是一种美德。 尊严是一种力量。 菁园学子,以青春和责任担当着18岁, 彰显南菁气质; 菁园学子,亦以感恩和奉献沉淀着18岁, 践行南菁气质; 自豪而有尊严的走在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