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联合在本市的兴华宾馆召开《教育督导与执法》创刊座谈会暨编委会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委副巡视员、市教委督导办主任杨国顺、市教委基教处倪闽景处长、市督导事务中心主任朱坚、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等领导出席此次会议,部分区县的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出席会议。
朱坚主任向大家介绍了《教育督导与执法》内部刊物创刊的背景。原来全国的教育督导人员有本刊物叫《教育督导》,那是由北京市教委代管的刊物,后来,因为编辑、经费等原因停刊了。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就想把这个刊物接手下来。经过多方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梦想成真。
在这次座谈会上,浦东新区、虹口区、徐汇区、闵行区、长宁区的督导室常务副主任,对刊物在上海办,很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这本刊物能够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如何办好这本刊物,各位主任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市教委督导办领导、基教处领导、督导事务中心领导、终身教育处领导也都纷纷发表意见和看法。他们希望这本刊物要办出特色,不要面面俱到。刊物的受众要面向督学、面向教育行政干部和基层学校校长,聚焦点在督导与执法,特征要明显,形式可以再活泼一点,可以多平台交互。有的栏目可以用微博的形式,三言两语,微言大义。一些案例的发掘,可以考虑给些点评。办刊物的人要有专业水平,要敏感,要善于抓住教育督导与执法的热点,文章要尽可能给人启示,发人深省。
杨国顺主任讲话准备得比较充分。他希望《教育督导与执法》要体现上海水平。一、从定位上,督导与执法相一体,但是又不能太沉闷,要有可读性,吸引教育管理者、校长们的关心,不追求教师也喜欢。二、从主题上,热点与重点相结合。他指出目前的热点是17各区县的教育现代化综合督政,目前的重点是翁铁慧副市长在教育督导委员会上的讲话。执法栏目要有一点刚性,对于违规办学经过查实的要予以曝光,要发声音,不要都是和风细雨。三、从策略上,注意督政督学的实践与研究并重,注意督学专业化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四、从栏目上,注意品牌与特色相融合。每期刊物可以以一个主题为主,然后,再安排一些常规栏目,努力体现特色。五、从内容上,既要反映上海的督政督学,又要兼顾外省市督政督学情况的介绍。
作为一个已经做了十年的教育督导人员来说,我对《教育督导与执法》这本刊物是充满期待的。我希望它早日成为有正式刊号的,为国内外教育督导人员所喜欢的,别具一格的教育督导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