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11日,由教育部全国名校长名教师研修基地和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精准把脉 智慧赋能 高效学习——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举行。活动特邀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春华副院长、江西金太阳智慧教育研究院焦兆群院长等专家作专题报告。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杨凤楼主任、南菁高中党委书记杨培明等领导致辞。南菁高中高二年级骨干教师为研讨会呈现了展示课,各备课组长就一轮复习进行专题汇报。活动还特邀江阴市、宜兴市教研员及兄弟单位专家作专题汇报。来自省内外近千名教师参会观摩。研讨会由南菁高中工会主席徐海龙主持。 在活动开幕式上,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杨凤楼主任对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一线老师到江阴活动表示了最热烈欢迎,对南菁高中创新落地教改举措、引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潮流给予充分肯定,对江阴教师基于研讨会学习提出明确要求。杨主任还表示将依托人工智能、采取更切实有效的举措助推江阴高考一轮复习更加高效实施。南菁高中杨培明书记重点阐述了在振兴县中背景下,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南菁教育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的探索与规划。杨书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及老师能参与此次活动并为南菁教育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建议。 焦兆群院长带来的《人工智能辅助一轮备考的实践研究》,焦院长的讲座从新时代教育变革开启,落地到教材与教辅关系的处理,呈现了语文、物理等多个学科的一轮复习课案例,有关于政策的顶层分析与建构,也有深入一线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为老师们把握好一轮复习的方向明晰了思路。张春华院长的讲座题目是《高三一轮备考节点、重点和关键问题解决》。张院长首先依据调研数据,反馈了当下高三一轮复习的主要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张院长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实操指导。张院长还旁征博引,用鲜活的问题解决、实用的操作策略以及风趣幽默的讲解,带给大家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一轮复习高效开展的智慧启迪。 在研讨会的第二天,南菁高中高二年级部统筹安排了高考的9门学科骨干教师呈现一轮复习交流课。各备课组长在交流课的基础上,分享了关于一轮复习的整体安排和操作设想。特邀的学科专家们对南菁高中一轮复习的交流课、交流报告及整体安排等进行把脉针对,为南菁高中一轮复习提出优化建议,也给予所有与会老师以参考借鉴。 语文—— 四研并举,锚定复习方向 卢俊老师以“同气相求——酬和诗专题”为载体,聚焦“如何判断所写对象”这一核心问题,带领学生回归诗歌创作情境,通过文本细读剖析语句间的情感关联,在古典诗词的酬唱中搭建起文本解读与情感共鸣的桥梁。高二语文备课组长徐丽丽老师作《立足四研,奏响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奋进曲》专题汇报,从“研高考、研教材、研课堂、研师生”四个维度系统阐释复习策略,强调以考情为纲、教材为本、课堂为基、师生共促,为一轮复习规划清晰路径。朱焕老师以“强化、注重、引导”为三轮驱动,结合“成长、认知、价值、思维”四大关键词,通过丰富案例解读一轮复习的本质特征,既总结实践经验,又点明“夯实基础、提升思维、唤醒内驱”的核心要义,为备考团队提供理论与实践双重指引。 数学 聚焦高效复习,共探数学真知 付世运老师带来示范课《基本不等式及应用》,课堂上,他以精心设计的例题为引,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成长。 备课组长汪海军老师带来《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策略》的报告,从知识梳理到题型归纳,从方法指导到时间规划,全方位呈现南菁高中高三一轮复习的整体框架。 宜兴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带来《注重理解,凸显思维》的深度分享,结合函数、几何等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强调注重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性,为教学层次提升与方向明确提供清晰指引。 英语 夯实 专题突破 综合提升 薛清霖老师执教的《B1U4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单元复习课,基于大概念教学理论,通过构建层级分明的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点整合为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高姿老师作了《探骊得珠,踵事增华——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主题报告,系统解读新课标命题导向,精准诊断学情痛点,创新性构建"基础夯实-专题突破-综合提升"渐进式复习模型,配套个性化诊断手册与微专题资源库,为科学备考提供可操作性路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王莉莉老师作了《科学规划,追求实效》专题讲座,结合名校备考经验,强调"目标导向、精准施策"的备考理念。通过展示校本化备考日历、集体备课机制及分层辅导方案,生动诠释如何将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范式。 物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黄雨露老师上了一节《用图像描述运动》的一轮复习展示课,通过一个情境巧妙的把描述运动的各个物理量联系起来,并结合tracker软件记录并分析实际物体运动,受到一致好评。备课组长郭明飞老师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主题,从指导方针、核心目标、实施策略以及协同赋能四个维度,向参会的老师分享了南菁高中关于一轮复习的备考策略。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胡生青老师就一轮复习备课策略做了一个专题报告,胡老师从高考评价体系、江苏高考命题导向以及一轮复习具体注意点向全体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并把其他学校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分享给大家。 化学 紧跟课标 回归课本 吃透真题 规范答题 秦茜茹老师带来精彩展示课——《氯及其化合物——基于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探究》,通过基础知识回顾,生活实例计算以及有趣的实验设计生动地展现了一轮复习教学实践。龚美华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分享了复习策略。一是加强研究,目标为先。二是狠抓课堂,质量优先。三是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四是计划在前,攻坚克难。保证一轮复习做到回归教材、适度整合,系统全面、夯实基础,力争基础题满分。特邀专家贾红梅进行了“深研考向,巡标定策”的讲座。贾老师紧紧围绕深研高考方向、慎循依标研题、审视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结合具体高考真题,详细分析了新视角下高考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教师应做出的课堂改变。此次研讨会通过课例展示、策略分享与专家指导,明确了高考化学重在逻辑思维与知识迁移,一轮复习要做到紧跟课标、回归课本、吃透真题、规范答题。 生物 把握备考节奏,提高复习精准度 柏杨老师执教《细胞呼吸的方式》,以“减肥药DNP”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机制。张玉林老师代表备课组分享《一轮复习备考方案》,提出三大行动策略。精编学案:创设情境,依托问题,推行任务群驱动的思维链教学;精耕课堂:强化集体备课,围绕重难点教学充分研讨;数据赋能:利用大数据分析高频错点,精准推送专项训练,落实“日清周清”制度。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校长陆敏刚教授作了《教考衔接,协同育人》专题讲座,从深化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定位出发,提出高考备考要让研究真实发生,让管理精细到位,让复习有的放矢,把握备考节奏,提高复习精准度,借助真实情境让高考备考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政治 凝心聚力研备考,精准施策赢一轮 李伟老师从核心考点梳理、近年考情分析、经典习题演练、真题训练探究四个方面进行一轮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辨识与判断、推理与论证、反思与评价的关键能力。江阴市教研员汤国贤老师高度肯定以生为本的教学思路,强调在参与中夯实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备课组长杨建平老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作《课标为依,高考为要,落实为本》专题汇报,强调关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并就教学评一致性下的一轮科学备考提出具体建议。北郊中学秦晶晶老师作《精准定位,高效突破——江苏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一轮选择性必修复习策略》专题讲座。秦老师结合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深挖江苏政治考点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政治复习知识体系,强调教学实践中要把握政治高考复习平衡,提升政治复习应考能力,为高三一轮备考提供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历史 做好三个立足 直击一轮复习 王林老师带来精彩展示课——《想象·镜像·幻象·真相:时空之维下的两次鸦片战争》,以生动课堂呈现复习教学实践。备课组长祁强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了复习策略。一是立足学情,制定复习方案。二是立足教材,构建知识框架。三是立足高考,总结命题趋势。特邀专家鲁东海进行了“以大概念思维开展历史第一轮复习”的讲座。鲁老师从高考趋势、核心素养培养切入,深入剖析备考要点,分享实用技巧。此次研讨会紧扣复习关键,通过课例展示、策略分享与专家指导,为高二历史一轮复习备考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师生高效备战高考。 地理 大概念统摄 做好系统复习 王莹老师课题是《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引用》,课以庐山为情境,“一镜到底”,串联起对等高线相关知识要点的系统复习;并基于等高线,拓展研究了等值线的共通原理,还迁移应用到真实高考题的解答。备课组长徐海龙老师讲座的主题是《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研究》,他以kimi为支撑制作了课件,用大量课例及听课记录丰富了交流内容,并用地理大概念统摄课件分享内容,彰显了一轮复习本身的整体性。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地理教研员张蕾老师讲座的题目是《基于核心素养测评的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张老师的分享更多融合高考真题,与地理学科原理、学科大概念整合,给予大家非常好的借鉴。 为期两天的研讨活动顺利落幕,与会专家和老师们带来了围绕一轮复习高效开展的良方妙策,并在研讨过程中碰擦出教育智慧的火花。相信,此次一轮复习研讨会的圆满举办,也将为新课标新教材、新领域新赛道、新技术新场景这“六新”背景下的科学备考、高效育人提供新思路、新参考。 文稿:高二年级 编辑:夏吉洁 审核:刘正旭 陈文明 夏梅花